专访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机构 |推动
专访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机构 |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持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——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书记、部长王小平
2025-11-11 19:24
2025-11-11 19:25
来源:新华网
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
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
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(0107190)(京ICP040090)
专访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机构 |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持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——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书记、部长王小平
2025年11月11日19:24 来源:新华网
新华社中新网北京11月11日电标题: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持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——专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党组书记、部长王小平、新华社记者张晓杰。中国式现代化把民生放在第一位。中共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事务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(以下简称《建议》)提出“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”,作出“推动高质量发展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”、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”等一系列部署。社会保障体系”和“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”,相关修复如何落实?下一步人力资源和社会工作重点关注哪些领域?新华社记者采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党组书记、部长王小平。扎实做好人民经济工作,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。问:您如何看待“十四五”期间就业、社会保障等领域取得的成就?答:“十四五”期间,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负责人的党委统揽大局、掌舵航船,以非常举措应对非常情况,把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。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,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推动就业、社会保障等各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,经济保障网进一步夯实。就业形势保持稳定,实现了相对充分就业。 “十四五”以来,截至今年9月底,累计城镇新增就业6032万人,超额完成5500万人的目标。近四年城市调查平均调查率为5.3%,低于预期控制目标。工作质量不断提高,职工权益得到有效保障。建设规模最大、功能齐全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。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超过95%。养老、失业、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总额70.8万亿元,合计余额9.8万亿元。保护功能上的更全面,基金的基金性更强。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,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。继续落实好逐步推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。累计9200万人次接受补贴职业技能培训。我国专业工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,技术工人超过2.2亿人,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。党的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对“十五五”期间保障民生作出全面部署。我们一定会贯彻落实扩大全会精神,坚持量力而行、量力而行,围绕要求精心编制“十五五”人类社会发展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,完善收入分配制度,完善社会保障体系,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。让广大劳动者有一份好工作,你们好。问:如何落实全会关于推进提质增效工作的部署?如何确保今年工作目标实现?答:“十五”期间,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改变,为稳定就业提供了坚实基础。同时,工作总量压力依然存在,工作结构矛盾更加突出,外部环境变化会带来一些新情况新问题。 《建议》明确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。围绕促进人民群众全面发展的需要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,完善就业促进机制,推动就业质量有效提高和数量合理增长,让广大劳动者找到好工作、找到好职业。一是积极构建有利于劳动的发展模式。加强产工协同,支持企业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,积极培育新就业岗位、新岗位,在数字经济、高端制造业、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发展创造更高质量的就业岗位。加大对创业的支持力度。加强就业影响评估和监测预警,研究完善政策储备,综合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和新技术发展影响。二是着力解决工作架构上的矛盾。人力资源供需失衡是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面临的主要矛盾。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,以“技能引领未来”培训活动为引领,提高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健全人力资源供给机制和需求机制,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,推行“大数据+铁基地”服务模式,推动服务基层、服务有需要的人。三是巩固拓展主体班子工作。未来五年,大学毕业生数量将继续增加。开展大量学工活动,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少年拓宽市场化和社会化渠道,强化职业选择引导和就业理念。鼓励各类人才到农村服务创业就业,稳定农村就业农民工特别是贫困农民工的就业和收入状况。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的精准帮扶,保障民生底线。四是营造公平有序的工作环境。加快制定新工种劳动者权益保护相关立法,完善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,完善超龄劳动者权益保护制度。协调城乡就业政策体系,消除性别、年龄等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就业限制和歧视。今年以来,党中央把稳就业摆在“四个稳定”工作的首位,出台实施了一系列稳就业、稳经济的政策措施。时间局势总体保持稳定。 1-9月,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57万人,完成全年目标的88%。全国城镇平均调查失业率为5.2%,低于5.5%的预期控制目标。下一步,我们将用阶段性减免社保缴费、稳定失业保险就业岗位回归以及问清重点、加强培训、优化服务等全力支持政策,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。继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。问:“十五五”期间,社会保障将面临哪些新形势?如何落实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部署?答: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制度保障d 增进人民福祉。这是实现收入再分配、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。到2024年底,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.2亿,储蓄清晰。人口变化带来长期挑战,新型城镇化凸显结构性问题,工作方式不同带来新问题。 “十五五”期间,推动社会保障活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、繁重。我们将继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,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、均等性、安全性、舒适性和水平。一是加快发展多层次、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。完善落实全国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制度,强化“保基本”职能定位,积极推进扩容扩大企业年金覆盖,全面落实个人养老金制度,满足多样化养老保障需求。根据发展阶段,继续调整社会保障待遇水平,更多向低收入群体倾斜,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水平。二是扎实推进保险高质量参与。继续推进全民保险计划,深入研究灵活就业人员、农民工、新业态人员等群体面临的社会保障短缺问题,提高参保率,继续扩大新工种工伤保障制度实施覆盖面,进一步扩大军人就业和就业保险覆盖面。三是提高基金长期支持能力。我们将完善社会保险完善精算体系,继续划转国有资本再融资社保,完善社保活动长期归集、统筹协调、保值计价、安全管理机制,夯实社保基金物质基础,促进制度安全可持续运行。四是提高社会保障服务水平。完善社会保障联络政策和连续性,优化全国统一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,推动社会保障管理服务平等化、智慧化、温暖化。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利用。问:如何将人力资源效益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?答:《建议》对加快国家战略人才建设、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根本性部署。战略建设现代产业体系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力更生等任务,也对塑造现代人力资源提出新要求。我们坚持党的人才管理方针,以职能责任为基础,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,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使用,推动知识型、比哈桑、现代劳动军队建设。一是完善人才培养衔接。围绕构建实体经济、创新科技、现代金融、人力资源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,围绕数字经济、绿色经济等重点领域,实施大规模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行动。聚焦青年人才培养,立即发布“高精尖”人才需求目录实施“技能点亮未来”培养行动,打造“产教评价”技能生态链,在企业积极推行新型学徒制。二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。以创新能力、质量、实效、贡献为评价导向,持续深化职称改革大力推进高校、科研机构、公立医院工资制度改革,加快构建工资分配制度,全面推行“新八级职工”制度。职业技能等级和相应职称、学历的认定。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职业技能竞赛体系,成功举办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。三是完善资源开发利用机制。继续落实好逐步推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。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,优化工作年龄限制、社会保障等方面政策。深度挖掘人力资源积累潜力,促进银色经济发展,持续增加妇女劳动力就业,促进农民工城镇化,稳定劳动参与率。
(编辑:胡锋)
2573222
专访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机构 | Aof推动高品质充分就业持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——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书记、部长王小平
159020
更多国内时事新闻
2025-11-11